
113年度多元米食教育推廣活動
桃園市立內壢國民中學-黃靜宜老師提供 日期:民國113年12月30日
創意概念
【造型湯圓】
1.結合農耕曆法的二十四節氣,我國古代曆法家所獨創,指一年中氣候寒暑變化的週期。農民由長期的生活經驗中得知,當時是處於那個節氣,便可瞭解此農段時期的氣候狀態,適時的進行農事。節氣與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等農事息息相關。
2.學生認識節氣、米食文化傳承與節慶禮俗之後,進行米穀粉-糯米粉的實作。
3.發揮創意,製作造型圓,以貓抓與金魚為主,同時開放學生自由發揮創作。
作法
1.糯米粉300g加60℃熱水,用筷子拌成麵,用手將麵片,揉捏成麵糰(用手掌與切麵刀,不要用手指)。 揉成均勻的麵糰。
2.各組調色→搓長條→切小粒→搓圓。
3.秤重10g小圓球30顆放鐵托盤上,排整齊,蓋起來。剩下的麵糰,滾圓,放到第6組。
4.每人取7顆小圓球,製作造型湯圓。
註:每人3隻金魚、1個貓掌。
小技巧Tips:
1.糖漿 Syrup 做法:
熱水150cc+糖到250cc處
相當於150cc熱水加100g糖左右
2.傳統製作上,會製作粄娘。做法為取1/6麵糰放入滾水煮熟,再放回麵糰中一起揉成糰。
材料
糯米粉300g
60℃熱水250g
抹茶粉紅麴粉、竹炭粉、可可粉、紫薯粉、薑黃粉抹茶粉適量